汪若海

1101-1161 | 宋代官员 · 学者

汪若海肖像
汪若海(画像暂缺,此为示例)

生平简介

汪若海(1101年—1161年),字东叟,北宋末南宋初歙县(今安徽黄山歙县)人。他以学识渊博而闻名,是宋代一位重要的官员与学者。

汪若海生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,早年通过上舍及第进入仕途。他一生历任多职,官至右朝请大夫、知江州军州事。在任期间,他不仅处理政务,还曾参与平定叛乱,劝降李允文及其部众,并献平寇策,使刘忠、曹成等人归降,为维护地方安定做出了贡献。

除了政治上的建树,汪若海还是一位勤于著述的学者。他留下了《若海集》和《麟书》等重要著作,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时局的深刻见解。他的一生见证了北宋的衰落与南宋的建立,在动荡的时代中坚守文人风骨,为官清廉,为学严谨,对当时的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代表著作
  • 《若海集》
  • 《麟书》(1160)
籍贯与郡望
  • 籍贯:歙县 (今安徽黄山歙县)
  • 郡望:歙郡

人生轨迹

重要事件时间线

1101年

出生于歙县

生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,籍贯歙县(今安徽黄山歙县)。

1127年 (27岁)

上舍及第,步入仕途

通过上舍及第,正式进入官场,开始其政治生涯。

不详

丁父忧与早期任职

期间曾因父亲去世而丁忧。曾担任国学生,并任直秘阁一职。

不详

知江州军州事

曾出任江州(今江西九江)军州事,负责地方政务与军事。

约1158年

升任右朝请大夫,再知江州

约在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前后,升任右朝请大夫。同年,再次担任江州军州事。

不详

平定叛乱与文学交流

曾劝降李允文及其部众,并献平寇策,使刘忠、曹成等人归降,安定了湖湘地区。与曹辅、李允文等有书信往来;吴儆曾为其建筑题咏。

1160年

撰写《麟书》

绍兴三十年(1160年)撰写重要著作《麟书》,展现其学术思想与见解。

1161年 (61岁)

逝世

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逝世,享年61岁。

主要贡献与著作

对宋代社会的影响

为官清廉,安定地方

担任右朝请大夫、知江州军州事等职,为官清廉,处理政务。曾劝降叛乱者,安定湖湘地区,维护社会秩序。

著述丰富,思想深邃

著有《若海集》和《麟书》,这些作品不仅是其文学才华的体现,也反映了其对时局、社会和哲学的深刻思考。

广交贤士,影响文坛

与曹辅、李允文等同时代重要人物有书信往来,其建筑曾得到吴儆的题咏,显示其在文人圈中的声望与影响力。

社会关系

家族与交游

家族成员

姓名 关系 备注
汪叔詹 父亲
汪若容 从兄弟;堂兄弟

重要交游

姓名 关系类型 描述
曹成 接受纳降 汪若海曾接受其纳降,安定湖湘
曹辅 致书 汪若海曾致书曹枢密辅论兵书
李允文 致书/劝降 汪若海曾致书李允文,并劝其归降
吴儆 题咏 吴儆曾为汪若海的建筑题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