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同

?-1276 | 南宋忠烈之士 · 隐士

林同肖像
林同(画像暂缺,此为示例)

生平简介

林同,字子真,号空斋,南宋末年福清人。其生年不详,卒于德祐二年(1276年)。他以隐士身份闻名于世,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,最终在福州抗击蒙古军队的战役中壮烈殉国,被誉为“死国难”的忠烈之士。

林同早年隐居不仕,潜心学问,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受到时人敬重。他与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、林希逸、方大琮等人皆有诗文往来,刘克庄曾为其多篇作品作序,可见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。

德祐二年(1276年),元军南下,福州告急。林同毅然投身抗蒙洪流,与城中军民一同坚守。城破之日,他宁死不屈,以身殉国,用生命诠释了士人的气节与忠诚。其遗作《孝诗》流传至今,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。

代表著作
  • 《孝诗》(约1276年)
主要荣誉
  • 死国难(为国捐躯)
  • 南宋忠烈之士
  • 高洁隐士风范

人生轨迹

重要事件时间线

?年

出生于福清

林同,字子真,号空斋,生于南宋末年的福清(今福建福清市)。其具体生年已不可考,但从其卒年及与同时代文人交往来看,应活跃于南宋中后期。

不详

隐居生涯

林同早年选择隐居,不入仕途,潜心研习学问。他以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在士林中享有盛誉,其别号“空斋”亦体现了其淡泊名利、超然物外的隐士风范。

不详

与文坛名家交往

林同与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、林希逸、方大琮等人皆有密切的诗文往来。刘克庄曾为林同的诗文多篇作序,如《林同诗序》、《二林诗后序》等,可见林同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
1276年

福州抗蒙殉国

南宋德祐二年(1276年),元军大举南侵,兵临福州城下。面对国破家亡的危局,林同毅然投身抗蒙斗争,与福州军民一同坚守城池。城陷之日,林同宁死不屈,壮烈殉国,以身报国,成为南宋末年“死国难”的忠烈典范。

1276年

作《孝诗》

在国难当头之际,林同创作了《孝诗》。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深厚情感,也体现了其儒家忠孝思想,成为其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学遗产。

人生成就

对南宋社会的重大贡献

忠烈殉国

在南宋末年国家危亡之际,毅然投身抗蒙斗争,最终在福州城破时壮烈殉国,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忠诚。

隐逸风骨

早年隐居不仕,以“空斋”为号,体现了士人淡泊名利、坚守节操的高洁品格,为后世树立了榜样。

文学贡献

与刘克庄等文坛名家有深厚交往,其诗文受到推崇,尤其《孝诗》流传至今,是其文学成就的体现。

社会关系

亲友与社交网络

亲属关系

姓名 关系 备注
林公遇
林合
刘仝子 妹夫
林空斋 名字与林同别号相同,可能为同名或子嗣沿用父辈名号。

社交关联

  • 林希逸
    林希逸曾为林同所著书作序,可见二人有深厚文谊。
  • 刘克庄
    刘克庄曾为林同多篇诗文作序(如《林同诗序》、《二林诗后序》),并为其建筑题咏、作记,二人交往密切,互为知己。
  • 方大琮
    方大琮曾致书林同,显示二人之间亦有书信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