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忠厚

1094-1157 | 南宋名臣 · 外戚

孟忠厚肖像
孟忠厚(画像暂缺,此为示例)

生平简介

孟忠厚(1094-1157),字仁仲,南宋时期著名的外戚与朝廷重臣。他出身河北洺州孟氏,后迁居吴县(今苏州),通过恩荫入仕,官至枢密使、太保,对南宋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孟忠厚家族世代显赫,其父孟彦弼,其妹嫁与宋哲宗,使其成为皇室外戚。他为人正直,虽身居高位,却不结党营私,尤其在秦桧专权时期,他远避权势,不以私事干预朝廷,因此也曾遭到秦桧的忌恨和排挤,一度被罢官为醴泉观使。

在担任地方官期间,孟忠厚曾知海州、婺州、镇江府、绍兴府、升州、平江府等多地军州事,治理有方,政绩显著。他以其清廉的品格和对朝廷的忠诚,赢得了时人的尊敬。去世后,获赠太傅,彰显其一生功绩。

重要任职
  • 枢密使
  • 镇潼军节度使
  • 知多地军州事(如海州、婺州、镇江府、绍兴府、升州、平江府)
主要荣誉
  • 太保(赠)
  • 太傅(赠)
  • 少傅

人生轨迹

重要事件时间线

1094年

出生于洺州

孟忠厚出生于河北洺州(今河北永年),字仁仲。其家族世代显赫,为当地望族。

宣和年间 (1119-1125)

恩荫入仕

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,初任将作监少监,开启其官宦生涯。

1126年

知海州军州事

首次担任地方要职,知海州军州事,开始展现其治理才能。

1139年-1140年

知镇江府军府事

调任镇江府,负责地方军政事务,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。

1140年-1141年

知婺州军州事

继续在地方任职,知婺州军州事,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。

1140年

任镇潼军节度使

获授镇潼军节度使,显示其在军事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
1141年-1142年

知绍兴府军府事

担任绍兴府知府,绍兴作为南宋陪都,此职尤为重要。

1142年

升任枢密使

达到仕途巅峰,升任枢密使,位列宰执,掌管国家军政大权。

1142年

遭秦桧排挤,罢为醴泉观使

因不附和权臣秦桧,遭到忌恨和排挤,被罢去枢密使之职,改任醴泉观使。

1143年-1144年

知升州军州事,加少傅

再次出任地方要职,知升州军州事,并加授少傅,显示其政治地位的回升。

1156年

知平江府军府事

晚年仍心系国事,出任平江府知府,为地方百姓谋福祉。

1157年

去世,获赠太傅

孟忠厚于1157年去世,享年63岁。朝廷追赠其为太傅,以表彰其一生功绩。

主要贡献

对南宋政局与社会的影响

位列宰执,参与军政

曾任枢密使,位居朝廷核心,参与国家军政要务的决策与执行,对南宋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地方治理,政绩显著

在担任海州、婺州、镇江府、绍兴府、升州、平江府等多地知府期间,勤政爱民,治理有方,为地方百姓带来了福祉。

清廉正直,不畏权贵

虽出身外戚,身居高位,但为人正直清廉,不结党营私,尤其在秦桧专权时期,能远避权势,保持自身气节。

社会关系

家族与重要关联人物

亲属关系

姓名 关系 备注
孟元高祖
孟随曾祖
孟在祖父
孟彦弼父亲
李氏母亲孟彦弼之妻
王仲嶷岳父
王氏妻子孟忠厚之妻
孟嵩儿子
孟猷孙子
孟彦卿伯叔父
孟氏妹妹宋哲宗之妻
张氏曾祖母孟随之妻
王氏祖母孟在之妻

重要关联人物

  • 秦桧

    南宋权臣,曾因孟忠厚不附和其权势而对其心生忌恨,并加以排挤。

  • 孙觌

    曾为孟忠厚之妻作墓志铭,两人有书信往来,孙觌亦曾为孟忠厚相关的建筑题咏。

  • 陈东

    曾为孟忠厚所著书作跋。